【农业技术】注意!小麦成熟前仍有“3病1害”要防!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8日 10:17:57 浏览量:1653目前具体小麦收获大概还有20~30天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赤霉病的防治也接近尾声,但我们还是不能松懈,在小麦成熟期还有“3病1害”要注意防范。今天就跟大家说说这”3病1害“。
3病
1、小麦锈病
叶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产生疤疹状病斑,很少发生在叶鞘及茎秆上。圆形至长椭圆形,橘红色,在叶片上不散生。后期呈黑色,扁平,排列散乱,但成熟时不破裂一般多发生在叶片的正面,少数可穿透叶片。
条锈病初期出现鲜黄色粉末,并且排列成行,就像是被缝纫机扎过后的针脚一样,后期叶片开始破裂,出现铁锈色一样的粉状物。小麦近成熟时,叶鞘上出现圆形至卵圆形黑褐色夏孢子堆,散出鲜黄色粉末。后期产生黑色冬孢子堆,粉末呈短线状,扁平,堆到一起,隐藏在表皮内,成熟时不开裂。秆锈病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夏孢子堆最大,隆起高,褐黄色,不规则散生,常连接成大斑,成熟后表皮易破裂,表皮大片开裂且向外翻成唇状,散出大量锈褐色粉末。成熟后表皮大片开裂并向外翻起如唇状,散出锈褐色夏孢子粉。后期产生黑色冬孢子堆,破裂散出黑色冬孢子粉。
防控:
可用3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30~40克/亩,或30%己唑醇8~12毫升/亩,或20%丙环唑乳油35—40ml/亩进行防治。
2、小麦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穂部。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病斑多时可愈合成片,并导致叶片发黄枯死。茎和叶鞘受害后,植株易倒伏。
防控:可用吡噻菌胺、戊唑醇、嘧菌环胺*啶酰菌胺、氟硅唑、甲基硫菌灵、硝苯菌脂、氟菌*肟菌酯等药剂防治。
3、小麦全蚀病
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
小麦发生全蚀病,预防主要以种子处理为主。小麦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用下列杀菌剂:2.5%咯菌腈悬浮剂100~200ml/100kg种子;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500~600ml/100kg种子;
防控:1、药剂防治可选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30ml/亩;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60g/亩+25%腈菌唑乳油45~55ml/亩;40%氟硅唑乳油20~30ml/亩。2、对于小麦全蚀病较重的田块,可增施有机肥,每亩用5克菌丹+枯草芽孢杆菌+中微量元素1000克配方组合,对小麦全蚀病防治效果有显著功效。
1害
小麦干热风
麦株的芒、穗、叶片和茎秆等部位均可受害。从顶端到基部失水后青枯变白或叶片卷缩萎凋,颖壳变为白色或灰白色,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
防控:
1、巧浇麦黄水
在小麦成熟前10天左右,根据小麦群体、天气状况、土壤墒情,在干热风来到之前浇一次麦黄水,可以明显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减轻干热风危害。麦黄水在乳熟盛期到蜡熟始期浇。
2、叶面喷肥
在小麦开花至灌浆初期,用1%-2%尿素溶液、0.2%磷酸二氢钾溶液、2%-4%过磷酸钙浸出液或15%-20%草木灰浸出液作叶面喷肥,每亩每次喷洒20-100公斤,可以加速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预防或减轻干热风危害。
3、叶面喷醋
在小麦灌浆初期,用0.1%醋酸或1:800醋溶液叶面喷施,可以缩小叶片上气孔的开张角度,抑制蒸腾作用,提高小麦植株抗干旱、抗干热风能力。
协会通知
更多- 关于开展“政策宣讲专辑”系列活动的通知
- 关于征集广东省农技协智库专家入库的函
- 关于征集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智库成员入库的函
- 关于广东省农技协服务工作站建设认定的函
- 关于2024年征集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人才专家库人才专家入库(应用类)(第二批)的函
- 关于招募2025年度“科技专家上山下乡、 科技为民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的邀请函
- 关于2024年征集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人才专家库人才专家入库((技术类)(第二批)的函
- 关于2024年征集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人才专家库高层次人才专家入库(第二批)的函
- 关于开展“科技专家上山下乡”、“科技为民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
- 关于邀请人才库专家参加“广东省基层农技协经验交流活动暨农技组织提能行动”活动及征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材料的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