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资讯】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25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0日 09:11:59 浏览量:1200

李杏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乡村生态‘潜力板’,助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收悉。经商生态环境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转变观念、保护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考虑农产品产量、绿色发展、农业效益和农民收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重点做到四个突出:一是突出资源节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和水资源保护制度,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统筹推进节水、节肥、节药、节地、节能,促进农业节本增效、节约增收。二是突出环境友好,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立足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环境容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农业环境治理修复。三是突出生态保育,探索推广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模式,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使绿色农业成为美丽中国的生态支撑。四是突出质量兴农,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把更多绿色优质农产品端上城乡居民餐桌。下一步,我部将继续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不懈推进农业绿色转型,扎实开展“十四五”农业绿色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大力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加快补上农业生态环境突出短板。

二、关于优化生产、科学发展

近年来,我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努力提升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水平,充分发挥绿色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一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等新产业,培育数字农业、众筹农业、农产品电商等新业态。评估确定两批80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二是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立足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格局。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科学确定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健全保障体系,提高国内安全保障能力。三是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在东北、华北等地区的260个县整县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实施农膜回收行动,在西北地区建设100个农膜回收示范县,大力推进标准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健全回收利用体系。聚焦长江经济带8个省(市)53个县,启动实施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专项。稳步推进第二次全国农业源普查,全面完成抽样调查和原位监测工作。四是推动以科技引领农村产业发展。开展全产业链协同攻关,集中优势力量攻克大豆高产优质品种、牛奶品质与质量安全、玉米籽粒机收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以县域为单元,聚焦主导产业,联合全产业链科技力量开展技术攻关与集成示范,打造了正阳花生、平舆芝麻等一批县域产业集聚样板。下一步,我部将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聚焦农业科技领域的弱项和短板,大力推进产学研融合,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大力开展资源环境保护,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力量,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三、关于提升素质、增强意识

近年来,我部高度重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注重节水节肥节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知识宣传教育,注重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加快形成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促进生态保护在乡村蔚然成风。一是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会同财政部启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13.9亿元支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重点面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骨干以及返乡下乡创新创业者,以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和专业技能为目标,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培训,促进农民创业兴业,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600万人。二是动员多方力量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育。会同相关部门健全完善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统筹利用农广校、涉农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等各类公益性培训资源,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参与培育工作,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面向产业、融入产业、服务产业。下一步,我部将继续聚焦高素质农民培育,将节水节肥节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知识更多纳入课程,动员多方力量参与培育工作,培育一批懂环保、重节俭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四、关于平常心态、简约生活

农村居民是农村环境保护的主力军。近年来,我部会同相关部门,全面开展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积极引导农村居民自觉改变生活陋习、养成健康环保的生活习惯。一是倡导勤俭节约新风尚。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全面推进移风易俗,整治农村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2019年8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文明乡风建设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农村陈规陋习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开展美丽中国主题实践活动。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等五部门自2018年起,启动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倡导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社会公众参与美丽中国建设。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引领公民践行生态环境责任。三是强化宣传引导。2018年以来,我部通过各类媒体、简报等,大力宣传各地区各部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庄清洁行动等好经验好做法好机制;在中央电视台8个频道播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2个公益宣传片,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爱国卫生运动等,以宣传画、科普动漫、图书、线上教学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倡导清洁卫生和健康防病,培养农民群众卫生环保、绿色循环等意识。下一步,我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安排,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环保、节约知识“进田间、进校园、进礼堂”等活动,通过各类媒体、简报等,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农民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五、关于严格执法、规范治理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有关要求,我部积极配合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加强乡村环境监督执法,切实履行监管责任。一是制定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2020年版)》,梳理规范生态环保领域有关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事项,涉及农业农村的行政执法事项、实施依据、实施主体得到进一步规范明晰。生态环境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监督指导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二是加强乡村环境监督执法,督促乡村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以生态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2020—2022年)》,实行“散乱污”企业动态管理,坚决打击遏制“散乱污”企业在乡村死灰复燃、异地转移。三是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全国确定了115个试点示范县(区、市)开展为期3年的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制,推动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做法。下一步,我部将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进一步加强乡村环境监督执法,提升环境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乡村生态环境监管。

六、关于绩效监督、长效机制

中央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设立专职督察机构,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有关中央企业等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增强环保责任意识,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一是出台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规定。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强化督察问责,为依法推动生态环保督察向纵深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完善环境监察免责条款。坚持依法履职,忠于职守,积极作为,严格依法纠正和严厉打击环境违法问题。强化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确保执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推进执法全过程留痕备查。三是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监管队伍建设。结合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乡村生态环境监测执法机构、人员和装备。四是提高人民群众参与度。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积极引导舆论。在提高群众参与度方面,“生态环境部”微博、微信先后开设 “中央环保督察”“秋冬季攻坚行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环保执法大练兵”“煤改气大家谈”“直击散乱污”“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水源地专项督查”“环保清风”等栏目,密集发布权威环境信息,及时公开中央环保督察以及各地督察组环保督察的执法情况。下一步,我部将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加快建立完善监督检查长效机制,通过布设监控网点、开展不定期蹲点巡查“回头看”等方式,进一步完善环境行政执法程序,不断推进环境督察规范化、长效化。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  010-59192561

来源:农业农村部




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866号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连新路171号广东科学馆东3楼308室 (广州市黄埔区萝岗(香雪地铁站)锐丰中心3栋2005-06房)

电话:020-22162647

联系邮箱:1344201510@qq.com

技术支持:广州市粤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