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白粉病不好治?其实还是没用这几招,看看怎么合理防治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9日 10:50:05 浏览量:2836一般不管是大田还是大棚,菜园果园,许多作物都逃不开白粉病,但是虽然都叫白粉病,病菌确不一定相同,大多数的白粉病只能侵染一种和几种植物,只有很少量的能侵染多种植物。而且白粉病比较容易产生抗性,所以很难防治,许多人也比较头疼。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白粉病
高温弱光而且不通风的情况下,会更容易发生白粉病。
白粉病有什么症状呢
首先白粉病是属于子囊菌亚门的白粉菌科。不论是哪一种白粉病,在引起病害的基本症状上都比较相似,就是在侵染部位上有变色或者灰白色的粉状物,后期会有小黑点。
而且白粉病的病菌分生孢子特别发达,大部分都在被侵染部位的表皮外面,湿度营养合适的时候,就会侵入植物寄主表皮细胞之间。所以白粉病在寄主植物的表皮最多,深层反倒没有多少。
白粉病的发生条件是什么呢?
白粉病在形成分生孢子的时候,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萌发的时候则需要较低的湿度,像强光就不利于病菌的生长,所以一般在雨后或者昼夜温差大的时候,容易造成白粉病的侵染。
因为白粉病是接着气孔皮侵入作物,所以作物的器官表皮形状会直接影响到病害的发生几率,见光少、氮元素太多、生长速度太快、白粉病的发病概率就会大。
怎么防治白粉病?
首先第一点就是要选用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可以有效的防治白粉病,再就是要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通风透光性差,空气湿度大的环境更容易发生白粉病,所以要尽量避开。
施肥要均衡,平衡施肥的话,可以有效的防止白粉病的侵染。当然如果是使用化学防治,就要尽早防治,一般白粉病菌落在叶片上就会发芽侵入,一天叶片表面就会长出菌丝,七天就会产生分生孢子传播,所以要抓紧时间防治。
像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都对白粉病有着比较好的防治效果,白粉病本身含水量高,所以在湿度较高的时候,特别容易吸水破裂,所以低浓度大水量将叶面全部喷湿,会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湿度不能太高,避免其他的病害发生。
什么样的药才有效
1.作用速度快,强烈铲除,使粉层(菌丝)变黄变褐失活,能把上面霉层直接去掉。
2.对病菌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形态有效,不利于抗药性的产生。
3.安全无公害,对草莓花、果实安全,没有抑制生长作用。
下面给大家推荐一款白粉病特效药——白凌,不同杀菌机理的杀菌成分复配,见效快,持效长、不易产生抗性,对花果安全。多地反复试验,防治效果良好,在市场上深受种植户和经销商喜爱,值得选购。
白凌白粉病特效组合
白凌是一款对白粉病有特效的特种药肥方案,具体来讲是由两个产品组成,一个是对白粉病有特殊增效作用叶面营养产品,另一个是和日本曹达合作开发的45%甲基硫菌灵·腈菌唑。白凌具有独特作用机理,一是可以熔断菌丝体,阻断新菌生成,二是使病菌失去水分枯死,物理和化学联合杀菌,不易产生抗药性,连续使用效果稳定。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真实的使用情况:
南瓜白粉病的应用
六天后观察情况
苦瓜白粉病的应用
其他作物用药表现
显微镜下的病菌变化
试验表明,白凌与其他常用白粉病防治药剂相比,效果明显。
白凌的特点:
❀ 关于白凌的使用
最佳使用时期:
在瓜类白粉病发生初期及中期防治效果更好,用白凌方案能有效控制白粉病的扩展和蔓延,去粉层明显,持效期8天以上。
白粉病一旦发生菌源数量大,繁殖、寄生能力强,发病特别严重的田块建议第一次用药后4-5天再用一次,对叶片均匀上下喷雾,以叶片滴水为宜,能彻底控制白粉病的发生。来源:农业技术网
协会通知
更多- 广东省农技协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农技协联合行动的通知
- 关于“3·5”学雷锋广东省农技协助春耕科技志愿活动积极名单公示
- 关于广东省农技协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库入库名单公示
- 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农技协联合行动的通知
- 清远市农技协开展农文旅基地、研学基地、亲子活动基地认定工作
- 广东省各级农技系统代表在清远共商名优特新农产品供应链信息采集平台建设
- 科技志愿下乡,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助力高州荔枝龙眼丰收
- 科技志愿服务下乡助力圭岗镇特色渔业产业提质增效 ——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赴阳春圭岗镇开展氹仔鱼产业技术帮扶
- 省农技协专家下沉农企,展开科技对接帮扶活动
- 广东省农技协组织专家在南雄开展科技专家行产业对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