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打响全域全覆盖乡村振兴攻坚战!广东派出七千多名“精兵强将”驻镇帮镇扶村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0日 17:18:03 浏览量:3967金秋十月,秋风送爽。肇庆四会市下茆镇的藿香田里,由佛山禅城区祖庙街道等单位组成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一边观察藿香的生长,一边与在田中劳作的农民热烈交流致富经。像这样奔走的工作队,目前全省有1000个,队员7000多人。
“要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带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实现乡村振兴寄予厚望。
在顺利攻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后,如何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新征程中广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课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今年以来,广东历史性、创造性地提出建立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机制,将原来的脱贫攻坚转变为全域全覆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工作着力点从过去主要在村一级转向统筹镇、村两级发展,推动镇村一体谋划,强镇兴村,融合发展。
一场覆盖全省1127个乡镇、近2万个行政村的乡村全面振兴新的攻坚战,就此打响。
把家常菜做成乡土特色产业
从过去提出的“驻村帮扶”,到如今的“驻镇帮镇扶村”。帮扶对象上提一级的背后,是广东省情的变化。虽然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但从客观来看,广东相对贫困问题仍将长期存在,粤东粤西粤北不少农村地区缺乏带动发展的引擎枢纽,城乡融合发展迫在眉睫。
突破的关键在于强镇,乡镇具有上连县、下连村的纽带作用,做强做优乡镇一级,就能发挥辐射集聚效应,推动镇村同建同治同兴,加快县乡村统筹发展。
在新一轮帮扶行动中,提升乡镇综合发展实力和人口承载能力,成为不少工作队的重心。
在河源龙川县佗城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一进驻,就马不停蹄开始调研。经过初步摸查调查,工作队发现佗城镇的山水、文化、历史等资源都非常丰富,且年底赣深高速开通后,龙川西高铁站坐落在此,届时其地理优势会更加明显。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用好这一地利之便?工作队初步拟定工作方向,借助佗城红色基因和历史文化,重点发展农业旅游和文化旅游产业。
经过两个多月的酝酿,佗城镇灵江村康养休闲综合体项目亮相,项目建设将带动当地提升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通过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居民就近就业增收。
一边是引进新项目,另一边选择做大做强传统产业。
溪口卤鹅肉是潮汕地区家喻户晓的家常菜,但与牛肉丸、凤凰茶这些“网红”食品相比,溪口卤鹅肉的影响力一直局限在潮汕地区,产业价值未能充分释放。
来自中山翠亨新区的工作队队长王向阳在经过走访调查之后,敏锐发现卤鹅肉中蕴藏的发展机遇,迅速“锁定”这一特色产品,“以溪口卤鹅肉为品牌打造成熟的食品产业,将给磷溪镇发展带来极大好处”。随后,工作队迅速与镇领导、专家就打造溪口鹅品牌开展专题研讨,论证打造成熟食品产业的可行性。这一产业蓝图正在紧锣密鼓实施中。
强镇的同时,工作队想方设法带动兴村,开动脑筋打开致富新路子。
柚子产业是河源紫金县九和镇龙塘村的“一村一品”产业,这些年发展迅速,仅在柚子种植基地里工作的村民就有100多人。深圳龙华区龙华街道工作队进驻不久,龙塘村就将小小柚子“挖”出新内涵——依托种植基地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实现“三月赏花、八月摘果”,“我们将再扩大种植面积,把柚子产业做大做强。”龙塘村村支书张国平说。
变“结对帮扶”为“组团帮扶”
与此前“一个村一个单位帮扶”不同的是,驻镇帮镇扶村行动采用了组团式的“大兵团作战”,由中直、省直加科研部门、企业、科技特派员、志愿者、金融助理等各种帮扶资源构成。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发挥帮扶单位的特色优势,这让当地办成了一些以前想办而办不成的大事,解决一些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难题。
在梅州兴宁市水口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温宇澄带领队员们走访调研7个村,摸清镇村产业概况,并在集思广益后为水口镇发展定下方向:打造“红色+绿色+古色”小镇,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依靠水口镇天然景观资源,建设美丽秀气绿色景区,利用文物资源,打造具有古朴气息的文化小镇。
市场经济活跃的广东,还在新一轮帮扶中大胆依靠市场力量,开展“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工作,通过引入企业盘活镇村优势资源。
如今,走进惠州市博罗县罗阳镇田牌村,200多亩生态茶园整齐划一、绿意盎然。运营茶园的宝康富硒农业科技(博罗)有限公司以富硒茶种植、加工、销售为主,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开发约1000亩发展以茶园为主体的文化旅游项目,在提升村容村貌“颜值”的同时,以产业带动当地乡村振兴。
下好村镇民生保障“先手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仅有防止返贫的托底跟踪,也要有均衡化的公共服务精准供给。在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这个主要任务的同时,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新的帮扶工作也着力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上做文章。
上矽村是韶关南雄市澜河镇下属的一个行政村。长期以来,由于电力设施老旧,村民用电电压常常出现不稳,不仅影响村民正常生产生活,还带来了安全隐患。工作队队员了解到村民用电难相关情况后,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联系当地供电部门到上矽村维护更新供电设备,推动用电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除了保障通水、通电、通网络等基本条件,工作队着力下好“先手棋”,借助外力提升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水平。
为彻底改变清远阳山县小江镇中心小学缺乏儿童书籍的情况,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积极协调下,有公益团队为小学搭建一个可视听阅读教室,提供5年的图书维护和更替,“希望通过自己一点微薄之力,让农村的孩子们拥有光明的未来。”捐书的热心市民薛晨说。
来源:南方日报
协会通知
更多- 关于 2025 年度继续开展乡土人才培育活动的通知
- 关于2025年开展乡村振兴堂“果蔬种植技术”人才培训的通知
- 关于邀请加入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函
- 3·5学雷锋助春耕 |广东省农技协组织专家团亲赴田间,开展果蔬与水稻春耕播种示范教学直播
- 3·5学雷锋助春耕 | 广东省农技协专家率队赴东源县开展"学雷锋助春耕"实践活动
- 3·5学雷锋助春耕 |广东省农技协组织专家团下沉南沙开展助春耕活动-专家下田助春耕,科技春雨润心田
- 关于征集开展“3·5”学雷锋全国农技协助春耕科技志愿服务联合行动宣传材料的通知
- 关于开展“3·5”学雷锋全国农技协助春耕科技志愿服务联合行动的通知
- 关于召开广东省农技协校协企合作 暨产教融合产学研创合作研讨会(兴宁)的通知
- 关于征集2025年第二批广东省农技协智库成员入库的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