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贺雪峰: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吗?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2日 13:47:32 浏览量:2701

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看,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还是中国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前提?这一问题是无解的。中国现代化要以其各个部分均已实现现代化为前提,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整体的“一部分”,不然这里提到的“现代化”就是不完整和不完全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

中国现代化的各个部分是有差异、重点和难点的,当前中国现代化的核心任务是跨越中等收入阶段,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实现经济赶超和现代化,目前关键之处有两点:一是保持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二是通过科技进步,实现产业升级,真正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无论是制造业的竞争力,还是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都集中在城市,城市是中国经济的增长极。


当然,这并不是说农村不重要,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只有具备一个稳定的农村,中国才有能力应对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从农业现代化角度来看,当前中国农村仍然户均不过10亩耕地是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当前的农民工进城不是一次搬家式的进城,往往是年轻子女进城,中老年父母留村,以保留农业收入和回农村的退路。一个并不现代的农业和农村,既能为进城寻找机会的农民提供基本保障,也能为进城失败的农民提供退路;同时,能缓解城市的压力与矛盾、阶层的紧张与冲突。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没有发生冲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有退路。有了农村这个稳定器,中国就有了应对现代化进程中不确定性的缓冲,国家就有集中资源、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条件,突破国际基本利益结构的围堵也就有了可能。


中国现代化的核心是突破国际既得利益结构的围堵,目前的重点就在于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一旦可以在产业升级上突围,中国就可以实现全面现代化,包括农村现代化。产业升级的含义在于产业利润大幅度增加,第三产业有更多的机会。

农民进城就比较容易获得稳定就业和较高收入,大量农民进城,留守农村的农民也就有了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能,农业农村现代化也就指日可待。在此意义上,中国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前提。

而当前中国现代化的主要矛盾在城市,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一个并不现代的农业和农村则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缓解国内阶层冲突、集中资源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条件。

回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谁是前提这一问题,就需要用辩证法加以分析,真正深入中国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和具体路径中。只有找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案。回答“农村现代化是不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明确乡村振兴的重心和阶段。

我国刚成立国家乡村振兴局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现在的问题是,现阶段,乡村振兴究竟是服务于中国现代化,还是中国现代化的中心和重点要放在农村农业上面;在2035年基本实现中国现代化之前,乡村振兴的重点究竟是为大多数农民提供基本保障和进城退路,还是建设美丽乡村。其中的含义完全不一样。如果认为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目前乡村振兴的重点就是建设强富美的乡村,浙江省包括开化县都在建设强富美的乡村。反过来,如果认为中国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前提,目前乡村振兴的重点就是强基础、补短板、保底线,真正以强富美为目标的乡村振兴就要等到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后再大规模开展。在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乡村振兴不能好高骛远,一个不是很现代但对绝大多数农民很友好的农村很重要。当然,浙江省,包括整个沿海地区,乡村振兴先行确实具有地缘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振兴要分阶段、分区域开展。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38866号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连新路171号广东科学馆东3楼308室 (广州市黄埔区萝岗(香雪地铁站)锐丰中心3栋2005-06房)

电话:020-22162647

联系邮箱:1344201510@qq.com

技术支持:广州市粤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