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于开展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预通知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2日 16:31:37 浏览量:3628根据《通知》要求,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指标分为三类,即基础性申报指标、政策性申报指标、竞争性申报指标,每个省分配指标不同,首批全国120个创建指标。
一、创建目标
“十四五”时期,以县为单位创建500个左右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021年首批建设100个;打造一批生产轻简智能高效、产业体系健全发达、经营主体集中活跃、产品绿色安全高质的标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创建范围
统筹考虑区域差异、发展水平等因素,分区分类建设示范区。
1、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粮食主产区,创建一批 以粮食产业为重点的示范区。
2、在南方丘陵山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地区,创建一批以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的示范区。在大中城市郊区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创建一批 以都市农业和智慧农业为重点的示范区。
3、在西北及长城沿线区、青藏高原等生态脆弱地区,创建一批 以高效旱作农业为重点的示范区。
4、在脱贫地区,创建一批 以“小而精”特色产业为重点的示范区。
三、创建条件
申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应达到以下条件:
1.生产基础较好。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基本形成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生产结构。
2.装备水平较高。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比例较高,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业用电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机制初步建立,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数字化技术应用普遍。
3.产业链基本健全。已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能力较强,物流设施初具规模,产业链条较为完整,产业集中度、融合水平较高。
4.经营体系较为完备。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家庭农场种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质量较高,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较高,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较好。
5.农业环境较为友好。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农业生产清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较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技术广泛应用,基本实现绿色化转型、生态化发展。
6.政策支持保障有力。地方政府积极性高,支持力度大,在甩地保障。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县域城乡融合等方面制定了创新性强、实用管用的政策措施。
来源:资金申报网
协会通知
更多- 关于 2025 年度继续开展乡土人才培育活动的通知
- 关于2025年开展乡村振兴堂“果蔬种植技术”人才培训的通知
- 关于邀请加入广东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函
- 3·5学雷锋助春耕 |广东省农技协组织专家团亲赴田间,开展果蔬与水稻春耕播种示范教学直播
- 3·5学雷锋助春耕 | 广东省农技协专家率队赴东源县开展"学雷锋助春耕"实践活动
- 3·5学雷锋助春耕 |广东省农技协组织专家团下沉南沙开展助春耕活动-专家下田助春耕,科技春雨润心田
- 关于征集开展“3·5”学雷锋全国农技协助春耕科技志愿服务联合行动宣传材料的通知
- 关于开展“3·5”学雷锋全国农技协助春耕科技志愿服务联合行动的通知
- 关于召开广东省农技协校协企合作 暨产教融合产学研创合作研讨会(兴宁)的通知
- 关于征集2025年第二批广东省农技协智库成员入库的函